close

pelican-901004_640.jpg

"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。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"照字面上來翻譯:"北冥有一條魚叫做鯤,變成一隻鳥叫做鵬。"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,但是你知道嗎?這段話可是出現在《莊子》中的"逍遙遊",當然在廣告中的台詞是比較短,要了解整段故事還是要從原文開始下手,看看莊子有什麼見解。

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。鯤之大,不知其幾千里也。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鵬之背,不知其幾千里也。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雲。

是鳥也,海運則將徙於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

齊諧者,志怪者也。諧之言曰:「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」

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
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

其遠而無所至極邪?

其視下也,亦若是則已矣。

且夫水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舟也無力。覆杯水於坳堂之上,則芥為之舟,置杯焉則膠,水淺而舟大也。

風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翼也無力。

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,而後乃今培風。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,而後乃今將圖南。

蜩與鷽鳩笑之曰:「我決起而飛,槍榆枋而止,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?」

適莽蒼者三餐而反,腹猶果然;適百里者宿舂糧;適千里者三月聚糧。之二蟲又何知!

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,奚以知其然也?

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

楚之南有冥靈者,以五百歲為春,五百歲為秋。

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為春,八千歲為秋,此大年也。

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,眾人匹之,不亦悲乎!

湯之問棘也是已。湯之問棘曰:「上下四方有極乎?」棘曰:「無極之外,復無極也。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有魚焉,其廣數千里,未有知其修者,其名為鯤。有鳥焉,其名為鵬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雲,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,絕雲氣,負青天,然後圖南,且適南冥也。斥鴳笑之曰:『彼且奚適也?我騰躍而上,不過數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間,此亦飛之至也,而彼且奚適也?』」

此小大之辯也。

大意:

北冥有一隻魚叫做鯤,鯤非常之大,不知道有幾千里。牠化為一隻鳥叫做鵬,鵬的背特大,不知道有幾千里,猛然飛起來,牠的翅膀就像覆蓋住青天的雲。

這隻鳥,順著海要遷徒到南冥,南冥就是傳說中的天池。

齊諧有很多神話怪談。他說:「鵬遷徒往南冥的過程,要拍水深達三千里,然後扶搖直上高達九萬里,之後南去則是依靠六月的熱氣。

野馬奔騰,塵埃滾滾,利用充滿活力的萬物氣息相助。

天空多麼蒼茫,難道是他真正的樣貌?

難道是因為太過遙遠而沒有邊界嗎?

其實從上往下看,也是一樣的。

而且如果水累積的深度不夠,那麼便沒有能力支撐起一條大船。倒一杯水在堂前庭院,拿草來可以當作舟,放上杯子卻沒有辦法,因為水淺而舟大的緣故。

同理如果承載的風不夠多,那麼展開的翅膀借助到的力量也不夠。

所以翱翔九萬里就要把風拋下,背對著青天而不是望著他,然後才能朝著南方飛去。

蜩跟鳩嘲笑鵬說:「我想飛就咻的飛起來,遇到樹枝樹幹就停留在上面,有時候停留在地上就好了,何必吃飽太閒飛九萬里到南邊?」

你們這些小東西只不過是去吃吃東西就回來了,還吃得脹脹飽飽的。要行走百里的人便要預備乾糧,要行走千里的人甚至要三個月來準備糧食,這兩隻小蟲又怎麼會知道。

小智慧不如大智慧,小孩子比不上老司機,那我是如何知道的呢?

一個早上壽命的菌菇不會知道月圓月缺,夏天的蟬不會知道春秋二季,這些就叫做小年。

在楚的南方有一種東西叫做冥靈,以五百歲為一春,五百歲為一秋。

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東西叫做大椿,以八千歲為一春,八千歲為一秋,這些就叫做大年。

然而彭祖在現在因為活了八百歲而聞名,眾人便想要與他看齊,難道不是可悲的事情嗎?

商湯問棘這個人也是。湯問棘說:「上下四方有盡頭嗎?」棘就說:「不只沒有盡頭,沒有盡頭之外還是沒有盡頭。窮髮的北方有一個冥海,就叫做天池。有數千里大的魚叫做鯤。有扶搖而上九萬里的大鳥叫做鵬。小鳥竟然還取笑他」

這就是大小的差別。

 

看事情的角度因為大小的關係會產生不同,大就是大小就是小,像是現在飼養三個月就送宰的雞,根本沒有機會體會一年四季的變化,能夠知道的頂多是日的變化,大概什麼時候有飼料可以吃。

人相對於雞來說是大,然而卻是渺小的,曾經在匆忙的餐廳抬起頭放鬆觀察四周,看著人們在餐桌上覓食,晃動著碗筷,開合的嘴,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,人類也只不過是一種動物而已。

因為大小萬物跟著變動,鯤鵬展翅萬物跟著變化,一飛九萬里,而麻雀小鳥卻因為樹木枝幹走走停停,想我一路走來也是走走停停,有著很好的資質卻一直受到小事情吸引,應該要像鯤一躍而起化為大鵬,當六月的熱氣到來就是機會,應該要把握住它!哀,真希望早點領悟這個道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or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